
關於猛禽的獵捕壓力,在台灣比較讓人熟知的事件就是,每年都會查緝到獵人使用獵槍打下夜棲中的灰面鵟鷹,還有由於熊鷹在排灣族之中所代表的貴族意義,所以會有許多熊鷹做成的羽毛頭飾在部落中出現。至於黑鳶的獵捕壓力,是很少被談起的,也因此,是不是有獵捕壓力,以及究竟獵捕壓力的起因為何,資料很少,資訊是不清楚的。
2012年12月24日平安夜,收到屏東鳥會蕭恩沛醫師的消息,原來有民眾拾獲一隻腳上綁有皮帶的黑鳶,需要地方收容,蕭醫師跟我說,這隻個體很乖很親人,應該是無法野放了。為什麼很乖、很親人就無法野放呢? 因為很乖很親人所代表的意義是他被養很久了,甚至有可能是從小養起的,這樣的黑鳶一旦被釋放到野外,會產生很多問題,包括,他被圈養久了是否還有自己打獵找尋食物的能力、太過度親人會不會到其他人家裡乞討食物,甚至可能會有人因此被鷹爪抓受傷。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這張是2012.04.10拍攝的白三號小鳶繫放照 當時還活蹦亂跳的 
除了白五號平安飛翔長大的好消息之外,我們同時也掌握了另一隻小鳶(白三號)。
真的很難想像,相隔半年多,再度看到白三號時,沒想到已經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了。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接續 科學家對河烏了解多少(上)
野生動物保育彙報與通訊 第16卷第4期20-33頁
http://wildmic.npust.edu.tw/ptrc/index.html
五、水質汙染
水質對河烏影響的研究最早也是從英國開始的。因空氣汙染導致的酸沉降現象(acid deposition)使得河水變酸,在這些酸化溪流白喉河烏的繁殖密度較低,懷疑是溪流酸化使水生昆蟲數量減少(Ormerod et al., 1985b; Ormerod et al., 1986)。科學家也發現低pH值會讓河烏缺鈣,導致蛋殼厚度變薄(Ormerod et al., 1988; Nybø et al., 1997)。河水酸化對河烏繁殖表現也有很大的影響,會導致繁殖時間較晚、窩卵數較低、幼鳥成長較慢而且不繁殖第二窩,繁殖前期成鳥體重較輕、血鈣濃度較低,可能是因為酸化溪流食物缺乏的緣故(Ormerod et al., 1991; Vickery, 1992)。接著Ormerod and Tyler (1989)用1984年104個樣點的水質資料模擬到2010年時,硫酸鹽濃度減少0-90%對河烏的影響,結果顯示要減少超過50%才能避免河烏數量下降。Tyler and Ormerod (1992)將上述的研究做了一個總整理,並且認為酸化溪流的重金屬和有機氯殺蟲劑含量較低,所以不是這兩樣的影響。Buckton et al. (1998)1984和1995年在英國威爾斯各調查一次河烏數量、酸鹼值和水生昆蟲,1995年所有樣點pH值平均上升0.12,但毛翅目數量下降,且平均調查數量少於1984年,不能排除河烏數量在下降的可能性。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文刊登於"野生動物保育彙報與通訊"第16卷第4期20-33頁
http://wildmic.npust.edu.tw/ptrc/index.html
科學家對河烏瞭解多少?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郭智筌 攝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年,我們追蹤的黃魚鴞母鳥"勝姊",選了一棵非常帥氣的巢樹。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汪辰寧 攝
全世界大約有二百零五種貓頭鷹(又名鴞),多數住在陸地,只有七種生活在水邊,屬於魚鴞類,非洲有三種,四種在亞洲,台灣有一種亞洲魚鴞,牠就是「黃魚鴞」。黃魚鴞和台灣其它十種貓頭鷹的長相大異其趣,有一對醒目的耳羽、無貓頭鷹特有的臉盤、個頭大(體長可達58公分),是本島最大的貓頭鷹,目前名列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海陸大餐
黃魚鴞白天常睡在溪邊原始林,冬天靠近溪谷,夏天則移往山腰涼爽處。溪流是黃魚鴞的家,食物也多來自溪流,研究人員收集食繭(吐出的食物殘骸),裡頭食物琳瑯滿目,如蝦、蟹、青蛙、蟾蜍、苦花魚和櫻花鉤吻鮭等水生動物,偶而也捕捉老鼠、鳥類(如鴛鴦)以及爬蟲。黃魚鴞的食物種類和比重因地而異,東部溪流以甲殼類居多,大甲溪上游以魚類為主。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影: 包子
一波一波的浪從窗框打進來,水也從地板的隙縫湧入,我不是在鐵達尼號上,也不是在演「行船人的愛」,打在臉上的水沒有鹹味,偶爾一個大的顛簸整個人從座椅彈起重重的撞在車頂,前面駕駛座那個捲髮及肩再繫上頭巾,搖滾樂手模樣的嚮導阿山哥從轉頭過來說:「連續幾天的雨讓水位上升不少,溪床的狀況也改變很多了,不靠四輪驅動的車子你們還要多踢1天半的溪床,更不用說橫渡湍急的溪流的風險了…」。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角灣溪和萬安溪是東港溪的上游
這裡有不少翠鳥築巢,養育他們的小翠鳥
翠鳥的巢,築在溪邊裸露的土坡裡面
翠鳥爸媽用他們堅硬而長的嘴喙在土坡上挖出一個通道
通道的底端是另一個比較大的巢室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其實以前真的沒爬過"山"...
不是在說周末去走個烏山或虎頭埤之類的,而是我麻麻所謂的"極限運動"。
殊不知第一次登山就要登上台灣第二高峰...
這次的行程為期五天,陪學姐去做雪山的鳥類調查(人員 = 學姊+東海前輩+菜鳥一枚),順便看看論文題目能不能在這邊收集資料。
沒想到這幾天又是鋒面造訪的日子...大家一直在好奇究竟誰是新一代雨神呢?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一如往年,為了申請保育類野生動物利用的申請
研究室通過了層層的關卡,實驗動物小組許可、教育部許可、縣市政府許可、農委會許可
歷時幾個月,才總算拿到了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利用證書
這是每年都要經歷的事情,畢竟這群身為保育類的動物成員是相當脆弱的一群
提出申請,將傷害降到最低的進行學術研究,也是這層層關卡的核心宗旨。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的,我們這群學野生動物保育的野人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便是:「以後畢業後可以做什麼?」或是「在野外工作會不會很辛苦?」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總免不了為當研究助理繼續幫老闆衝鋒陷陣,或是繼續升學努力向上自己當老闆、不然就跳入國家考試這漫長的火坑等等。但是,現在在民間已經也有不少的生態顧問公司,也是一個可以繼續發揮專長與結合興趣的地方喔。但是當一個野外調查員當然會很辛苦囉!而且必須常常在外頭跑來跑去的,又是看鳥,又是抓魚,又是聽蛙,又是○○××的。但是,同為屏科大野保所畢業的我們,幾天沒去野外跑跑跳跳,沒被芒草割個幾刀的,沒被水蛭吸個幾口血的,心中總是會癢癢的,渾身不自在!而我當然相信各位當然能勝任野外工作!但是學校的單純總是與真實社會的複雜有差異,而學長我好說歹說也在這行混了幾年,因此,學長想分享一些經驗或心得,供各位參考看看,不得你心,請別介意!
一、 專業能力:可不要因為這是坊間教科書常常出現的字眼就一眼帶過,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四字箴言,盡可能的利用時間多看圖鑑,認識物種、辨別物種與聲音,因為這是我們這行最基本的專業能力,坐車時可以看,上廁所時可以看,睡前可以看,○○××時可以看,總之就是多看多記,包含鳥類(500多種)、蛙類蛙聲(30幾種)、爬蟲類(60幾種以上)、淡水魚類(50種以上)、常見蝶與類蜻蜓(100種以上)、哺乳類(20種以上)等等,這還不包括水棲昆蟲、蝦蟹類、貝類、藻類或更恐怖的植物類,因此,要一有時間就拿起圖鑑,當作閒書看看也行,當你比別人多認識一個物種,老闆(教授)就更需要你一分,也就是你的利用價值越高,老闆就越愛你!再者,不同的物種其調查的方式也不同,光是鳥類就不少,有穿越線法、圓圈法、數巢法、領域法等等,魚類也是一堆,有電魚法、籠具法、投網法、釣魚法等等,因為調查方式與樣點的確定是所有你所想要分析資料的基礎,調查方式的不同或樣點位置的改變,會讓你的資料將無從比較(當然,只要你不說的話沒人會知道),也會造成你的故事不容易說下去,又或者會讓你在寫結論或建議時,只能說些認自己心虛的因果關係或不著邊際的意見。所以,趁著在學校有空時,就多翻翻工具書!並試著去了解每種方法的限制性與有優勢。
除了辨識物種之外,如果只在報告書上寫說有幾種幾隻,或這邊有那邊沒有的,那就太遜了!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分析與統計方式,在物種與棲地分析上最常用的生物多樣性指數、豐度指數、均勻度指數、相似度指數、重要性指數、水蟲科級指數、底棲生物B-IBI指數、魚類IBI指數、自動相機OI值等等,棲地評估的敏感度分級、HIM指數、REEEP指數、快速棲地評估法等等,不同的分析方式有其不同的假設與給分,其代表的生態意義也不同,懂這些你就出運了,需要花時間來一一學習,學起來就是你的了!另外,強力推薦excel的樞紐分析表,此法學起來,有如東方不敗練就葵花寶典或是張無忌學會了九陽神功一般,再多的資料分析也不怕!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原本只是要去高雄鳥會做繫放實習的,想不到在回程時卻多了一隻蒼鷺陪伴。其實想想,只要是和野生動物有關的際遇,因緣巧合一定少不了。
那天早上4:30起床,隨學長姐從屏科大出發前往高雄南星計畫區和高雄鳥會的成員會合。那天的成員中有一位來自中山大學的學姊,跟我們詢問屏科大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在假日是否有人值班,因為她們研究室在永安濕地撿到了一隻虛弱的蒼鷺,且發現的當下牠身旁還有另一隻已死亡的蒼鷺,懷疑是因為中毒。所以囉!在繫放結束後我們就決定跑一趟中山,把那隻蒼鷺帶回收容中心。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O一O年二月廿日下午,接收器發出的無線電訊號聲音越來越響,研究人員判斷目標就在附近,應該在路旁的這片殘林,只是不確定躲在那一棵矗立的大樹上,牠藏得很隱密。要不是牠沉不住氣,起身飛離,不小心被研究人員撞見!可能又要折騰研究人員好些天,爬上爬下搜尋。
故事的主角是隻母鳥,我們叫牠「勝姊」,是研究團隊在武陵繫放的第一隻黃魚鴞,時間在二OO九年八月十二日,那天我在凌晨兩三點接到研究生汪辰寧的電話告知,當日一大早我就即驅車上山示範繫放測量和裝置發報器的作業。此次能夠突破研究困境,多虧一位遠在俄羅斯研究毛足魚鴞的明尼蘇達大學的博士生的一篇文章,讓筆者採用新的捕捉策略,使用新的誘餌和自行研發的陷阱。尤其辰寧能夠配合長住在山上並掌握黃魚鴞的行蹤,是成功最主要的關鍵所在,讓我感到很欣慰,過去五六年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
二月廿日那天汪辰寧和助理曾建偉發現,「勝姊」在一棵二葉松殘幹上孵蛋,這棵樹還活著,頭頂的枝葉還很茂盛。為了降低干擾,推算可能孵化的日期,三月廿三日他們選擇一天最熱的時段,攀爬上去裝設針孔攝影機,但是出乎意外地發現,白色的蛋尚未孵化且有兩顆,東弄西弄下到地面已是兩個小時以後的事,被侵門踏戶受到驚嚇後整整六個小時,「勝姊」方返回巢中,比我們預計的時間還要漫長些,令人不禁擔心起來,深怕蛋中的小生命因此凍死夭折,讓「勝姊」和我們努力的心血付之一炬。所幸三月廿七日凌晨二時攝影機傳來第一隻幼鳥孵化的畫面,讓大家鬆了口氣,兩天後第二顆蛋也順利孵出,真是雙喜臨門。
這個巢是繼十七年前我們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所找到的第二個巢,不同的是,這次巢並非藏在附生植物崖薑蕨上頭,蛋數也多了一顆,而且觀察時間可以提早至孵化前一週(前次幼鳥已孵化近兩三週);更重要的是,三月廿六日我們又幸運捕捉到公鳥「勝哥」,可以知道親鳥的日常作息和獵場位置,這些均是前次觀察所無的收穫。
從設影機連續畫面中可以清楚發現,「勝姊」在孵卵期間均由「勝哥」提供食物,極少出門伸展筋骨,甚至有連續四十個小時都待在巢裏的紀錄。「勝姊」一般挑在清晨出門,最遲十五分鐘內就會返回巢中,六次在巢外逗留的時間平均只花了七分多鐘。「勝哥」將食物攜回巢時,通常僅在巢邊稍事停留,最久時間不會超過十分鐘,這是因為牠的工作主要是在巢外尋找食物,給一家人溫飽。四月廿日即孵化第廿三日,「勝姊」已經不太需要留在巢中孵雛,此時夜間會開始外出覓食,牠都在巢附近一公里內活動,方便看門,「勝哥」則會至四公里外的溪流採集食物,整條有勝溪長度約七點多公里的溪段是牠們的家,活動範圍比起新北市的南勢溪還要大出一兩公里。南勢溪黃魚鴞領域較短的原因,可能是當時有兩家養鱒場可提供額外的食物選擇。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5-1933年間日據時期,日籍青年學者鹿野忠雄熱血澎湃帶著一批原住民穿梭在台灣高山地區,進行動植物的踏查。當時帶著一頂小圓探險帽的鹿野先生是台灣雪山地區調查的先驅,他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以雪山地區的動物地理學研究獲得博士學位。七、八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們踩過他的足跡,站在雪山主峰上,遠眺環山部落,在圈谷冰河遺跡中進行鳥類調查,意外發現碎石坡上的陽隧足化石的那一刻,腦海憶起這位神人。

照片1:主峰往翠池碎石坡上的陽隧足化石。(林惠珊攝影)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熊鷹和百步蛇在排灣族是神聖的象徵
過去是不能夠主動捕捉熊鷹的
因此羽毛來源是靠撿拾或捕捉其他獵物的陷阱不小心抓到熊鷹
抓到熊鷹的話在某些部落必須要殺豬然後請巫婆做法
否則會招來厄運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有收看民視異言堂<消失的森林之王>節目的朋友
應該對其中黃喉貂和熊鷹那一幕印象深刻吧~~
至於沒看到的人請先做好心理準備
以下畫面保證讓你先屏息、後驚嘆!!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有觀眾朋友好奇我們巢位觀察是如何進行的
所以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踏上尋鷹之路
體會在深山裡與熊鷹相伴的生活吧~~
如果從屏科大出發的話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感謝中國時報鳥記者的報導
希望可以讓更多人關心熊鷹保育的問題
目前熊鷹面臨的獵捕壓力超乎想像
但牽涉到排灣族和魯凱族傳統佩戴鷹羽的習俗
因此絕不是請森林警察加強執法就可以解決問題
也希望大家不要指責或以異樣的眼光看待這個羽毛文化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有個隔壁 隔壁 隔壁實驗室的學妹,在他自己的BLOG上PO了他在某處學習繫放時很想搓揉 搓揉這些鳥的野菊...還有在初學時難掩興奮,一心只想抓抓看和摸摸看這些鳥柔軟觸感的心情。
這些言論讓身為學姊的我,胸口一把怒火,熊熊燃燒。雖然我沒跟這學妹出過野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但我還是看不下去,就正想打電話去罵人的同時.,怕自己太火大....忍住怒火,又將電話筒放下。結果出門買東西,剛巧就遇上了這個學妹!只見我一臉鐵青的對他說,我在他BLOG中看到他的不當言論。學妹辯白著說...我在BLOG中寫到我想搓揉這些鳥的菊花,但又沒真的做...
但讓我們試想看看,如果你是那隻鳥的話,你作何感想!這態度,大概就跟色老頭沿街視姦..還有抓人性侵的感覺類似吧。
為什麼我會那麼生氣呢,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批評學妹,只是想要告訴大家,這件事的重點,在於看待繫放的態度!!
關於鳥類的菊花(泄殖腔)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