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辰寧 攝

全世界大約有二百零五種貓頭鷹(又名鴞),多數住在陸地,只有七種生活在水邊,屬於魚鴞類,非洲有三種,四種在亞洲,台灣有一種亞洲魚鴞,牠就是「黃魚鴞」。黃魚鴞和台灣其它十種貓頭鷹的長相大異其趣,有一對醒目的耳羽、無貓頭鷹特有的臉盤、個頭大(體長可達58公分),是本島最大的貓頭鷹,目前名列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海陸大餐

黃魚鴞白天常睡在溪邊原始林,冬天靠近溪谷,夏天則移往山腰涼爽處。溪流是黃魚鴞的家,食物也多來自溪流,研究人員收集食繭(吐出的食物殘骸),裡頭食物琳瑯滿目,如蝦、蟹、青蛙、蟾蜍、苦花魚和櫻花鉤吻鮭等水生動物,偶而也捕捉老鼠、鳥類(如鴛鴦)以及爬蟲。黃魚鴞的食物種類和比重因地而異,東部溪流以甲殼類居多,大甲溪上游以魚類為主。

人鳥之間

除了獵捕天然食物,黃魚鴞會禁不起誘惑跑到養鱒場捉魚,尤其是溪水暴漲,覓食較為不易時,特別會鋌而走險;此外食物需求量增加的季節,如家中有新生兒的春天,也是偷魚旺季。

本島有上百家冷水魚養殖場,黃魚鴞曾經溜進二十五家以上的養鱒場捕捉虹鱒、香魚或大閘蟹,有些業者甚至在我們到訪後才恍然大悟,除了夜鷺和小白鷺會來光顧外,竟然還有這種天外飛來的怪鳥!

黃魚鴞若被業者逮捕,大半成了階下囚,光是一九八○年至二○○○年間,就有四十多個案例。黃魚鴞在魚場水池偶而會發生溺水事件,溺水地點通常出現在養大魚的池子,我們推想應該是黃魚鴞以爪扣住大魚後,想起飛卻力不從心,又捨不得放下,體力不支加上失溫,只能癱在水中。

烏來的一對黃魚鴞,一年可捕捉至少百餘條鱒魚,因市值不過兩三萬元,一家兼營民宿的業者了解後,心想損失不如想像嚴重,釋懷許多,因此不再為難牠。為回報該業者,我們幫忙宣傳,愛鳥人士奔相走告前來住宿,利於夜間賞鳥和拍照,成了美事一樁。

 大樹育嬰房

二○○四年春,我們在花蓮縣沙卡礑溪找到一個鳥巢,藏在一株崖薑蕨上,這株崖薑蕨長在老大葉楠樹上,這株崖薑蕨底座直徑達一公尺,俗稱鳥巢蕨的崖薑蕨在淺山溪邊的樹上到處可見,巢內有一顆蛋,為減少干擾,我們兩周後上樹查看時,幼雛已孵化,體重約六百多克。

二○一○年二月,在有勝溪一棵高約三十公尺的二葉松殘幹上,發現另一個巢,巢中有蛋兩顆,產於二月七日至十八日間。孵卵期間,母鳥多待在巢內,甚至有連續四十小時未離去的情形,即便母鳥離巢,最遲十五分鐘內就會返回。三月底幼鳥孵化,五月下旬幼鳥離巢,總計在巢中停留了五十多天。二○一一年這隻母鳥休養了一年,二○一二年才又繁殖,但只生了一顆蛋。

雖然目前黃魚鴞在本島的分布很廣,但是只繁殖於原始森林茂生的山區溪流,五到七公里才有一對,筆者據此粗估,全島繁殖族群不到一千隻。黃魚鴞的繁殖棲地,在政府於民國八十一年禁伐原始林後得以保存,不過黃魚鴞被魚場業者捕捉的消息時有耳聞,衝突仍在,需要持續關注。

文:孫元勳

本文刊登於2012/6/30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662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wcraptor 的頭像
    iwcraptor

    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