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眾朋友好奇我們巢位觀察是如何進行的
所以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踏上尋鷹之路
體會在深山裡與熊鷹相伴的生活吧~~
如果從屏科大出發的話
先要開車1到2小時(屏東或台東)
接著換騎野狼機車進入林道
大約1小時的off-road路程
可以讓筋骨非常舒坦
犁田或騎進水裡也是常有的事
太狼狽的照片就不po了
這裡是考驗野狼上坡起步技術的好漢坡
騎過一次經驗值就會大增
接下來連野狼可以跑的路都沒了
只能靠雙腳啦
通常是沿著溪床往上游走
開闊的溪床會提供相當充足的日光浴
溪床逐漸變窄
這又是另一個考驗的開始
越後面的關卡越難過
這似乎是自然界的定律
走了4-6小時後
總算抵達我們的高級熊鷹研究站
黃色屋頂的是寢室
另一邊則是廚房
什麼?你問為什麼不搭帳篷?
因為太重懶得背XD
這是另一個研究站
屋頂還可以透月光進來
彷彿跟大自然合而為一
完全沒有距離
所以睡覺的時候有小動物在身邊跑來跑去也是很正常的
還會有食蟹獴從門口經過
有一次睡到半夜突然一陣刺痛
結果是一隻老鼠在啃我的手指…
因為需要水源
研究站都是在溪邊
其實離熊鷹巢樹還有0.5-1小時的路程
通常我們要在天剛亮時進入偽裝帳
所以很早就要起床了
這時候紫嘯鶇就是我們最好的鬧鐘(真的吵死了)
我很慶幸我們的偽裝帳在地上
不用搭樹屋
事實上我們有試著要搭過
弄到一半的時候覺得就算蓋好
我也不會想要待在那上面
所以就放棄啦
這就是我們每天從日出到日落要待的地方
因為熊鷹平均一天只帶1-2次食物回來
其他時候就是一直看小鷹在巢裡發呆
所以每天花最多時間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把這裡布置得更舒服
另一個偽裝帳
進來要脫鞋子的
置物架跟書桌當然也不能少
午餐通常就是煮個麵解決
乾料是好物
在山上第二花時間的事情就是跟鼠輩鬥智
鼠輩真的太囂張了
食物不管放哪都會被找到
放背包牠們就把背包咬破
把食物吊在半空中
隔天袋子竟然也破了
真不曉得牠們怎麼辦到的
傍晚回到研究站
先是打衛星電話報平安
接著去用會讓小弟弟縮進去的溪水洗澡
結束一天的生活
第一年人力比較不足的時候
一個巢只有兩個人在輪班
以一個人7天的方式輪了將近3個月
感覺山上都快變成另一個家了
我還試圖要在山上種空心菜跟番薯葉
不過根本來不及長大就被動物吃掉了
看巢期間也發生過一些很驚險的事件
有一次來幫忙的志工迷了路沒有回到研究站
另一位待在研究站的志工打衛星電話下山求救
我們在半夜出動消防隊和熟悉當地的山青上山找人
還有一次下大雨溪水暴漲
林道也坍了
山上的人還得自己砍樹鋪路才出得來
好在我想我們做的是對的事情
所以山上的祖靈有照顧我們
讓大家都平安的回來了
這對賢伉儷是熊鷹研究的主力
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阿~~
小弟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項研究工作
大型猛禽的研究難度高且樣本數少
人力、金錢和時間的支出都相當驚人
但獲得的學術資料卻不成比例
因此更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支持
研究才能夠繼續進行哪~~
(沒錯,以上是在哭窮)
文:洪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