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邀約我去看了《尋找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試片,剛看完這部片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開場時梁大哥的女兒在沙灘上由梁大嫂牽著在玩,轉眼間小女孩已經高中畢業大學了,好幾個年過去了,《尋找神話之鳥》這部紀錄片也終於預計將在2021年12月17日在全台電影院中放映。這是一部神話,更是一場傳奇,忠實地記錄著從原本以為已經在地球上消失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2000年梁皆得導演的一次拍攝燕鷗群影像時,因為影片片段有一半變色,而反覆不斷查看片段想找原因,最後竟發現在這變色片段中,剛好不偏不倚的出現黑嘴端鳳頭燕鷗。

S__59334728.jpg

S__59334729.jpg

圖說: 大鳳頭燕鷗及黑嘴端鳳頭燕鷗

《老鷹想飛》之後

會跟梁大哥結緣是因為《老鷹想飛》的關係,他長期記錄黑鳶的生態、沈振中老師追尋著黑鳶的故事,所以在紀錄片的最尾端,帶出了當時研究室在田間記錄到的毒鳥、毒鼠事件及黑鳶因此跟著中毒的問題,在《老鷹想飛》之後,我們研究室的夥伴以及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夥伴持續進行老鷹研究,而因為這部紀錄片的票房,直到現在還是我們每一年申請黑鳶研究經費的來源之一,因為《老鷹想飛》紀錄片,受惠最多的就是老鷹研究的工作,台灣猛禽研究會製作電影的結餘,我們得以有些經費可以去實踐想做的研究,買了好幾顆衛星追蹤器、可以驗毒物分析,透過現在的科技方式記錄著老鷹的生與死。隨著當時紀錄片的推廣,我接到了梁大哥的電話要將公播版的部分受益捐給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他跟我說,這是在推動這部影片的時候,他就答應過沈振中沈老師的,會幫助我們做研究,他說到就會做到,所以自2016-2020年間我們研究室陸續收到了公播版的部分收益約45萬元。很難想像,其實日子過的簡單、甚至可以用清苦來形容的梁皆得大哥,居然還要捐款給我們,我們還跟他拿了45萬的捐款,這樣對嗎?! 但我們這種缺乏研究經費的研究室當然還是收下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窮人幫助窮單位一起實現老鷹研究夢想的浪漫吧。

1404805845-3787382639_n.jpg

圖說: 《老鷹想飛》紀錄片屏科大放映會,會後合影

DSC_0069_6.JPG

圖說: 梁皆得在基隆港拍攝黑鳶中

IMG_4943.JPG

圖說:  2013年梁皆得導演與沈振中到屏東進行拍攝

我所認識的梁皆得導演

瘋狂到沒有拍夠的一天,固定的時間該紀錄的東西不能錯過,但新增值得紀錄的片段卻又捨不得放過,這是就是我認識的梁大哥,談到拍攝根本就是個無底洞。曾與一位媒體工作者談論到梁大哥正在剪輯黑嘴端鳳頭燕鷗這部影片,但一邊剪輯著一邊他還是想再去馬祖補個鏡頭。我談著梁大哥在這些年在馬祖應該早就拍下無數的影片片段,換做一般的影像工作者,可能早就可以剪出好幾支影片了,但為什麼他總是覺得拍不夠,應該還可以再補些什麼鏡頭,面對記錄這件事情,在我看來,梁大哥根本沒有拍夠的一天。但或許也就是這個無底洞的性格,總覺得拍不夠的念頭,才有辦法讓他可以持續紀錄黑嘴端超過20年,將這一路上的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能夠擷取出來,而且是完全不計成本的在做這件事情。這次能夠躍上大螢幕,Covid-19讓他無法出國去補鏡頭,竟也成了意外的收穫,因為他可以有很多時間留在台灣,面對及剪輯那些他曾經拍攝過的這些黑嘴端鳳頭燕鷗片段,將最好的挑出來透過影片剪輯後呈現出來,完整地呈現《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

 

S__59334732.jpg

S__59334731.jpg

圖說: 茫茫的燕鷗海中找尋那夢幻的身影,神話般的存在--黑嘴端鳳頭燕鷗

令人佩服的家庭成員

認識梁大嫂是因為生態紀錄片《老鷹想飛》的推廣,梁皆得的身邊常常陪著他一起的,總有個輕聲細語的女人—梁大嫂,因為我跟梁大哥在推廣老鷹想飛期間常常有機會同台的關係,所以也跟梁大嫂開始熟悉了起來。我有一回不禁詢問梁大嫂,怎麼受的了有一個那麼瘋狂的老公,而且常常一去拍就好幾天都沒回來,而且當導演應該收入很不穩定,只要計畫款項一下來,心裡想的八成是拿去更新一下最新款的鏡頭,想著提升更好的拍攝畫質,而不是想著要提升妻兒生活品質。只見梁大嫂悠悠的說,「生活嘛,過得去就好了,從認識他的時候就是這樣了,是無法阻止他的,如果阻止不了那麼就陪著一起去吧,可以一起去很多地方,那多好啊。」,我在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試片會中,我看到了許多梁大哥的側拍,這不同於以往我看到梁大哥總是以導演的鏡頭來看事件,而是還可以從這部片中看見梁導演,後來才知道那些有梁大哥出現的影片片段,居然是梁大嫂所側拍的!!! 意外發現,原來跟著跟著同行的老婆和女兒,正是幫忙紀錄著這位瘋狂導演最好的人選。而且為什麼梁大嫂可以拍的那麼穩,取景、取鏡專業地把梁大哥拍得很不錯,我不確定是因為愛的視角,還是跟久了也出師了。

S__59334735.jpg

S__59334734.jpg

圖說: 梁皆得導演全家福( 老婆及女兒) 

我也曾經--尋找神話之鳥

2009年7月我搭著梅花公主號,隨著台北鳥會的研究組專員和台北鳥會的阮爸一起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上,調查黑嘴端鳳頭燕鷗,是我難忘的時光。我們當天的觀察工作有兩個,一個是估計各個小島上大鳳頭燕鷗的數量,還有一個是在上千隻的大鳳頭燕鷗中找到並點算那幾隻翅膀比較白、嘴巴尖端黑色的黑嘴端鳳頭燕鷗,資深調查員神來之手一比劃,還真的在一大群的燕鷗之中,有那麼個位數是黑嘴端鳳頭燕鷗,我幸運的一邊吐一邊看到了黑嘴端鳳頭燕鷗和小寶寶,那也成為我非常難忘的記憶,因為我幾乎是在頭暈、船身超搖晃、我近乎無法動彈的狀況下,拿著望遠鏡吃力地看到那幾隻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身影,還花了幾秒用著小相機拍下我所看到的滿是海鳥的小島,別說調查了,當時的我只想趕快結束小船上的行程,還虛弱地跟身旁的夥伴說,這個調查不適合我,我會暈船,下次不能再找我來了,後來果然那成為我唯一一趟出海去見證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生命的一次紀錄,因為誰受的了會暈船、吃了暈船藥也沒用,一邊吐一邊調查、拍攝記錄。後來我才知道,拍攝《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的導演梁大哥,正是那位會暈船、吃藥也沒用、就算身體不舒服也還是在拍攝燕鷗紀錄的人。

DSC08242 (2).JPG

圖說: 梅花公主號視角,黑嘴端鳳頭燕鷗在一邊吐、一邊拿望遠鏡的情況下看見比芝麻還大一些

DSC08123.JPG

圖說: 馬祖在地意象

《尋找神話之鳥》這部影片的後座力

《尋找神話之鳥》這部紀錄片後座力很強,紀錄的內容資訊量相當大,會讓人想要一看再看。光是海洋廢棄物的問題,有一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因為嘴巴的尖端被套上了塑膠管而當時被取名為小管,有試圖搶救小管的救援行動,這部紀錄片也有研究著黑嘴端鳳頭研究的研究工作者的心路歷程,無論是國內、國外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觀察者、研究者、棲地營造的過程。也描述著漁業資源枯竭的問題,全世界只有那麼幾隻的神話之鳥所面臨的生存困難。這尋找神話之鳥我完全不知道該從何描述起,光是其中紀錄中一位年輕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研究工作者— 洪崇航博士,他在影片中說的「十年又十年」,就令人玩味,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可以用生命來記錄一個物種,努力不懈的研究工作者正是因為有了他們,而能夠透過導演的鏡頭將一般民眾帶到哪些難尋的場景。《尋找神話之鳥》是一部資訊量非常大的影片,關乎著我們的環境、深切地描述研究者的工作、紀錄者的瘋狂與堅持,的確會讓人想進電影院再刷,想再多看幾次,有些無力、有些困境、有省思,透過人對另一個稀少物種深切的關懷,從影片後帶出的棲地營造新希望,思考著我們能給黑嘴端鳳頭燕鷗怎麼樣一個未來。我將這部影片推薦給各位,一同進戲院去感受生命力。

250878026_10224444262001348_8923220197968173799_n.jpg

文: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林惠珊

圖:  梁皆得、林惠珊

購票資訊

12/17 全台電影院上映,更多最新消息  請見 【跨越海洋的飛翔】粉絲專頁 

 

arrow
arrow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