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黃魚鴞的外觀是黃褐色帶有黑色條紋,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當黃魚鴞鳴叫的時候,喉嚨會鼓起露出白色的羽毛,這個白喉嚨的展現是純粹偶然還是另有用意呢?話說黃魚鴞有個近親叫做鵰鴞,是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大型貓頭鷹,牠們同樣也有類似的白喉嚨,近年來西班牙的科學家對鵰鴞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們認為這樣的白喉嚨是有特殊的功用喔。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鵰鴞為何要鳴叫。研究人員記錄鵰鴞的鳴叫週期,發現鵰鴞在繁殖季前鳴叫最頻繁,那正是爭奪領域準備繁殖的時期,所以鳴叫是跟宣示領域有關,而且主要的鳴叫者是公鳥。這麼說來聽覺是鵰鴞個體間主要的溝通管道囉?研究人員說等等,他們認為視覺在個體溝通上的重要性可能不亞於聽覺,關鍵就在於牠們的白色喉嚨,因為白色在夜間是很強烈的對比色,研究人員推測鵰鴞鼓動白色喉嚨是一種視覺訊號。但是這要怎麼證明呢?
貓頭鷹的夜間視力或許很好,但是在完全沒有光線的時候牠們跟人類一樣都看不見東西,如果白色喉嚨是一個視覺訊號,在一片漆黑的夜晚要如何傳達這個視覺訊號呢?
沒錯,就是要有光。研究人員發現鵰鴞一天之中的鳴叫高峰是在傍晚和清晨,正好是還有微弱光線的時候,而且鵰鴞鳴叫時會站在高處,除了可以讓聲音傳得更遠,可能也是讓白色喉嚨的鼓動更加顯眼。這時你可能已經猜到了,除了清晨和傍晚,還有一種情況下的夜晚是有光的,就是月光。所以鵰鴞的鳴叫行為會受到月亮週期的影響,滿月的夜晚鵰鴞特別愛叫,而且會站在高處叫,至於沒有月光的夜晚,牠鼓動白色喉嚨也沒鳥看得見,因此就不怎麼愛叫,就算有叫也不會特別站到高處囉。
順道一提,在他們的研究樣區,平均每10x10公里的樣區內就有35對的鵰鴞,如此高的密度根本是研究鵰鴞的天堂嘛,在台灣相同大小的區域內頂多只有2對黃魚鴞而已(摔筆)。
左圖是黃魚鴞平常的樣子,右圖是鳴叫時白色喉嚨會鼓動
黃魚鴞夜晚站在非常高的枯立木頂端鳴叫宣示領域
這段影片裏面,除了畫面中這隻黃魚鴞在鳴叫,還有另一隻黃魚鴞用一種很細的叫聲在回應牠(14秒和30秒的時候),你聽到了嗎?
參考資料
鵰鴞的白色喉嚨http://www.arkive.org/eurasian-eagle-owl/bubo-bubo/
鵰鴞鳴叫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0dMBwELvQA
Delgado, M. M., and V. Penteriani. 2007. Vocal behaviour and neighbour spatial arrangement during vocal displays in Eagle Owls (Bubo bubo). Journal of Zoology 271:3-10.
Penteriani, V., M. M. Delgado, L. Campioni, and R. Lourenço. 2010. Moonlight makes owls more chatty. PLoS One 5:e8696.
文: 洪孝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