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又稱為魚狗,有著一身耀眼的寶藍色羽毛,也為牠贏得了「溪流中的藍寶石」的美稱。以往,在溪畔戲水時,總不難看見牠如標槍般衝入水中捉魚的模樣,那一抹蒼翠玲瓏、靈巧可愛的身影,相信是許多人共同的兒時回憶。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遠離了溪流,而翠鳥,也逐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究竟,翠鳥發生什麼事了?
圖一、溪流中的藍寶石--翠鳥(公鳥)
釣魚翁消失之謎
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孫元勳教授,帶領著數位研究生組成了翠鳥復育團隊,於2011年開始,進行「翠鳥棲地復育計畫」,嘗試解開翠鳥消失的謎團。我們懷疑,台灣各地在近數十年間不斷進行的河川整治計畫,以及河岸水泥化的過程,可能是造成翠鳥消失的主因。
原來,翠鳥族群的存續,仰賴兩個重要的因素:食物和繁殖坡面。翠鳥和一般在樹上築巢的鳥兒有很大的差別,翠鳥繁殖用的巢穴,是利用河邊裸露的河岸,在垂直的土坡上挖洞形成的。
圖二、翠鳥在裸露河岸上挖出的巢穴
在過去,每年夏季的梅雨及颱風季,總會為河川上游帶來豐沛的雨量,形成洪水,並在河川沿岸沖出許多裸露的土岸,讓翠鳥得以挖洞繁殖;然而,近年來的溪流整治工程,為了遏止溪水的氾濫,將全台各地的溪流逐步整治成所謂「三面光」的水泥河道,在保障了居民的身家財產的同時,卻也在無形中,剝奪了翠鳥們得以延續後代的空間。
此外,溫室效應所帶來的氣候變遷,也為翠鳥帶來生存的危機,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每年的降雨變得不穩定且難以預測,時而暴雨,時而乾旱,讓翠鳥的繁殖坡面形成更為不易,對於繁殖棲地已逐年遞減的翠鳥而言,不吝是雪上加霜。
圖三、河岸水泥化後,翠鳥失去了賴以繁殖的棲地
讓翠鳥回家
有鑑於此,翠鳥復育團隊由2011年起,在經濟部水利署的計畫經費支持之下,著手研究復育翠鳥繁殖棲地的計畫,期望透過長期的努力,讓翠鳥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在2011到2013年間,翠鳥復育團隊在屏東縣萬巒地區的自然溪流中,進行人工繁殖坡面的測試。團隊以人力的方式,將河岸表面的植被清除,並以鐵鍬、鋤頭等工具,將裸露的土岸削成垂直的坡面,吸引翠鳥前來繁殖。
而這樣的努力,在2013年有了初步的成果,在該年的繁殖季中,復育團隊為翠鳥所設置的16組人造坡面中,有10組坡面都有翠鳥前來挖洞築巢,利用率高達62.5%!這樣的成果,讓復育團隊相當振奮,也證實了3年的心血沒有白費,人工鏟出的坡面確實能夠獲得翠鳥的青睞。
圖四、吸引翠鳥前來繁殖的人工坡面
為翠鳥量身訂做「巢桶」
然而,翠鳥復育團隊並不滿足於此。後來發現,若要復育翠鳥的繁殖棲地,讓翠鳥回到人們的生活中,光只靠人造坡面,是不夠的。在都市及郊區中,有許多溪流早已水泥化,無法以人力進行坡面的挖掘。復育團隊不禁尋思,該如何把翠鳥帶回這些已被整治過後的河川呢?
經過一番苦思,復育團隊把腦筋動到了一般在進行鳥類保育工作時所使用的「巢箱」上面。但是,尋常的鳥兒和翠鳥的繁殖條件相差太多,要怎麼改造巢箱,讓翠鳥也能利用呢?
圖五、屏科復育團隊為翠鳥所設計的巢桶
終於,在孫教授及復育團隊的腦力激盪下,設計出三款大小不同,形狀也互異的人工「巢箱」,以供翠鳥選擇利用,分別為約一人高的大型巢桶,以及體積較小,搬運方便的六管式及單管式巢管。孫教授希望,人工巢箱的設計不僅能夠吸引翠鳥,還能兼顧到架設及運送的便利性,讓未來在翠鳥復育工作的推廣上面,能更加順利。
到目前為止,復育團隊透過今年度繁殖季(3~8月)的觀察與紀錄,發現有兩組人工巢桶有被翠鳥利用的跡象,也拍攝到翠鳥公鳥銜著食物回巢哺育幼鳥的珍貴畫面。雖然,這只是一個起步而已,但是相信只要透過持續不懈地改良巢桶,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讓翠鳥回到人們的身邊,讓釣魚翁再度成為我們的好厝邊!
圖六、果然有翠鳥來巢桶挖洞了! 研究人員正使用工業內視鏡觀察巢洞內狀況
圖七、研究人員利用小型攝影機(行車紀錄器)拍攝翠鳥育雛畫面,不過翠鳥站的位置好像不太對...
影片:攝影機成功拍攝到翠鳥公鳥帶食物進入巢桶中翠鳥自掘的巢洞內,帶進帶出...
延伸閱讀:牠們不是魚也不是狗 http://iwcraptor.pixnet.net/blog/post/8091400
撰文:張鈞普、曾建閔
圖片:潘鈺婷、張鈞普、洪孝宇
影片:洪孝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