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恆春半島的天空總有場華麗饗宴,讓參與過的朋友一定永生難忘,甚至到了這個季節心中便會被那片廣闊藍天給完全佔據。

遷徙猛禽調查一景1(圖片攝影:曾建偉)

嗜「毒」成癮

有位保育界的前輩形容這種症狀叫作「鷹毒」,欲解毒者,必須親自趕赴這片海角藍天解毒,但這「鷹毒」似乎只會越陷越深,很「幸運」的,筆者在2006年秋天也染上此毒,且至今無法自拔。

這魅惑眾生的小精靈是種美麗猛禽,牠有著台灣其他猛禽少見的豐富配色,名為「赤腹鷹」。其胸前至腹部有著美麗的橘紅色調,頭部延伸至背部是對比強烈的藍灰色,且身體的羽色會隨著年齡有不同變化;另外雄鳥有著深紅色的雙眼,雌鳥與幼鳥則為黃色。

如此美麗的牠,飛行氣質也頗為活躍,看著成百上千的赤腹鷹,隨著熱氣流翻騰而上,在空中形成宛如龍捲風般的「鷹球」、「鷹柱」,接著大夥筆直往南飛時則呈現「鷹河」。而在這景色下的人們,無不張大了嘴、雙眼癡望著天空,並且不覺發出:「哇~哇~」的讚嘆聲,不過請放心,至今尚未有被赤腹鷹便便滴到的幸運兒,所以您可以盡情的張大嘴讚嘆無訪!說到這,您是否心動?

赤腹鷹雌鳥(圖片攝影:曾建偉)

赤腹鷹雄鳥(圖片攝影:曾建偉)

SPA洗禮 感動不可言喻

赤腹鷹在台灣屬於過境鳥,僅有在春秋兩季才可以目睹其美麗的身影;相較於大家耳熟能詳的國慶鳥「灰面鵟鷹」來說,赤腹鷹的名氣稍微較低,但赤腹鷹過境台灣的數量可是灰面鵟鷹的好幾倍。在秋季最多的紀錄可達20萬隻以上,相當的驚人!而夏季時赤腹鷹則回到包括韓國、大陸華中、華南等地區繁殖,待完成繁殖大業後再大舉南遷至度冬地。

除了成鳥外,僅出生約兩個月的幼鳥也會一同展開南遷旅程,看著這些新生的幼鷹為了生存而勇往直前的往南遷徙,心中不禁對這些幼小的身軀滿是敬意。不過至今仍未有其確切度冬地的正式報告,僅知道可能是在廣大的東南亞至新幾內亞地區。

冬去春來,四、五月是赤腹鷹群北返經過台灣的時節,然而一直以來總以為要觀賞赤腹鷹只有在秋季,沒想到筆者於2012年有幸參與墾丁國家公園春季猛禽遷徙調查後,對此印象大大改觀,甚至覺得春季的赤腹鷹遷徙盛況較於秋季有過之而無不及。

赤腹鷹球(圖片攝影:曾建偉)

由於春季氣候的多變,要掌握赤腹鷹遷徙的動向更多了幾分難度,當時常常等的望穿秋水,就是不見一隻赤腹鷹登陸,心中的苦悶自是難以言喻,但俗話說的好:「在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筆者持續望著巴士海峽,終於盼到那壯觀的赤腹鷹大遷徙。

在風向、地點、時間都如此巧妙搭配的那天,赤腹鷹群毫不客氣地湧進恆春半島!當時的觀察點是位在恆春半島東部的風吹砂,猶記得目擊到先頭部隊剛抵達我們上空時,順著鷹群後方望去,發現這條綿延不絕的鷹河末端還在鵝鑾鼻燈塔之南。而這條鷹河長度可能至少達7公里以上,當時看到這幅景象只覺得真是太瘋狂,鷹友們都形容這種觀察叫做「鷹流SPA」!

賞鷹民眾。(圖片攝影:曾建偉)

因剛登陸的鷹群大都貼著地面飛行,也就是說鷹群就在您的身邊不斷通過!且赤腹鷹遷徙時是很安靜的,頂多就聽到拍翅的風切聲,因此洗完這時間長達半小時以上的「鷹流SPA」後,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另外有次調查時下了整天的雨,在原本的認知下雨的天候是不適合猛禽遷徙的,沒想到當天仍持續記錄到數量可觀的赤腹鷹群冒雨往北遷徙,在望遠鏡中看到許多個體羽毛都已濕透,但仍奮力拍著翅膀飛行,當時心想到底是要多大的使命感才能驅使這小小身軀在如此惡劣天候仍執意飛行?往後每當回想起當時雨中遷徙的鷹群,心中仍有一絲感動,這或許也是大自然總是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吧。

遷徙猛禽調查一景2(圖片攝影:曾建偉)

墾丁國家公園持續記錄遷徙猛禽已有20年以上的歷史,在台灣是很罕見的長期生態紀錄,自2004年更有台灣猛禽研究會團隊加入調查,讓整體調查資料更加完備。而台灣能觀賞到如此世界級的野生動物遷徙盛況真的很幸福,每年均有不少外國鳥友慕名而來,國人應該引以為傲,並持續投入關注以及宣導,讓此珍貴的自然資產能夠永續的經營下去,達到人與自然雙贏的目標。當春秋兩季,您也不彷找個時間來恆春半島觀賞這一年二會的赤腹鷹遷徙,並順便為辛苦的調查員加油打氣,相信您絕對會不虛此行的!

您準備好染上「鷹毒」了嗎?

本文撰寫:包子

文章刊載於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專欄 http://e-info.org.tw/node/908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wcrap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